本文轉自:陽光報
陽光訊(記者 張華)近日,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病院腰椎病區副主任醫師楊俊松在脊柱病醫院院長郝定均和腰椎病區主任劉團江的支持下,為一位胸椎骨折椎體成形術后“骨水泥”滲漏合并胸椎黃韌帶骨化患者,成功完成內鏡下背側胸椎黃韌帶骨化切除和腹側滲漏骨水去除泥。患者王女士今年72歲,早前因胸10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接受椎體成形術,手術后癥狀不緩解,考慮可能為骨水泥滲漏,患者為改善癥狀前來西安市紅會醫院就診。楊俊松醫生接診后根據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病史、骨水泥術后雙下肢肌力下降和輔助檢查影像資料等綜合評估,認為骨水泥滲漏確實存在,但患者癥狀還與胸椎管黃韌帶骨化相關。脊柱病醫院院長郝定均和腰椎病區主任劉團江在查房后指出,患者目前脊髓壓迫癥狀明顯,減壓需求迫切,應該盡快手術。據了解,胸椎手術被視為內鏡微創手術的“皇冠難度”,因為毗鄰脊髓,且脊髓周圍緩沖空間狹小,極易出現癱瘓。相對于椎間盤軟性突出,胸椎管黃韌帶骨化癥以鈣化物致壓脊髓,與神經粘連,切除更加不易。相對于王女士的情況,合并骨水泥滲漏無疑進一步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根據患者病情,脊柱病醫院院長郝定均和腰椎病區主任劉團江在經過充足的論證后制定了脊柱內鏡下背側胸椎管黃韌帶骨化切除和腹側滲漏骨水泥去除的方案,同時,可采用脊柱導航、電生理監測和高速磨鉆等設備提升手術有效性和安全性。經過完善的手術前準備后,楊俊松團隊在麻醉科、手術護理團隊、肌電監測團隊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成手術。手術后王女士的右側肌力逐漸恢復。經過三個月康復后,手術前脊髓損傷癥狀明顯改善,其已能自如行走。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