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觀新聞
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多學科合作和技術創新是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南部的醫生們就通過跨學科合作和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成功為一名患者移除了兩處腫瘤。這是醫院首例機器人輔助下的胰體尾癌根治術加保留腎單位的腎癌腎部分切除術。
患者王阿姨來自寧波,今年75歲,在過去的半年中,王阿姨因上腹部疼痛和體重減輕來到醫院求診。經過肝膽胰外科的詳細檢查,確認她患有胰體尾癌,而進一步檢查時發現她的右側腎臟也存在腫瘤。泌尿外科的會診結果認為原發性腎癌不能除外,意味著王阿姨可能同時患有兩種原發性腫瘤。這兩種癌癥對她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孫紅成擁有近二十年的相關專業經驗,看到王阿姨的情況后,也表示“這種病例相當罕見”。在安撫患者家屬的同時,他積極與相關科室和家屬溝通治療方案,醫院南部的多個科室進行了多學科討論。面對兩種不同部位的癌癥,專家團隊在分次手術還是同時進行胰腺癌和腎癌手術上存在分歧。分次手術雖然風險較小,但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費用,且可能延誤治療。同時手術雖然風險較高,時間較長,但可以避免上述問題。不能忽視的是,同時進行胰腺癌和腎癌手術極為罕見,手術復雜且風險高,對醫生技術和團隊配合都是巨大挑戰。
經過深思熟慮,專家團隊決定同期進行機器人輔助的胰腺癌根治術和留腎單位的腎癌腎部分切除術,這是醫院首例此類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能夠提高精準度,減少出血,縮短住院時間,尤其對于腹腔左側的胰體尾癌和腹腔右側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機器人手術能顯著減少手術創傷。同時,保留腎單位的腎癌腎部分切除術,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腎臟功能。
經過充分的準備,王阿姨終于接受了手術。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蔣琪團隊首先進行了機器人輔助下右側保留腎單位的腎癌腎部分切除術,隨后肝膽胰外科孫紅成團隊在同一切口基礎上完成了胰體尾癌根治術。術中出血僅50毫升,手術創傷顯著減輕。在麻醉手術室團隊的配合下,手術歷時6小時順利完成。
術后,雖然王阿姨出現少量胰瘺,但經引流后好轉,未出現其他并發癥。病理檢查確認右腎為透明細胞癌,胰腺為導管腺癌。目前,王阿姨已康復出院。
文字:李天蔚 于洋(通訊員)
圖片:受訪單位供
編輯:沈莉娜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