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界消息,近期中俄關系頻現新動態。王毅外長的表態及美俄互動等,讓外界對中俄關系格外關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王毅外長談到中俄關系時,用了“永久睦鄰友好”一詞。這話分量可不輕,在國際外交場合,常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國家利益”。但這次王毅外長明確表示,無論國際環境咋變,中俄友好的歷史邏輯不會變,內生動力也不會減弱。雙方決定永久睦鄰友好,開展全面戰略協作,尋求互利合作共贏。
這意味著中俄關系已超越一般國家間的利益考量,是基于深厚互信、共同價值追求以及對世界和平發展責任擔當的全方位友好。從實際合作來看,中俄經濟貿易往來成果顯著。2024年,中國與俄羅斯的經濟貿易總額達到約2448億美元,相比上一年增長了約1.9%。這一數字和普京之前預測的2200 - 2400億美元差不多,甚至還超出了一點。普京曾表示,要推進中俄兩國在能源、礦產等多個經濟領域的合作,確保貿易額持續增長。事實也的確如此,俄羅斯對華出口的產品,主要是銅礦、鋁制品和石油天然氣等,這些都是中國急需的。
普京(資料圖)
就拿銅礦來說,中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銅礦,以前主要從智利、秘魯和澳大利亞進口,可這幾個國家,一個已在反華陣營,另外兩個是南美洲國家,屬于美國的“后花園”,隨時可能被美國拿來卡中國脖子。而俄羅斯是世界第四大銅礦儲備國,擁有超8000萬噸銅礦,完全能填補中國的需求。在石油天然氣方面,中國以前進口石油嚴重依賴中東國家,這幾年已逐步向俄羅斯傾斜。
反過來,中國的工業產品對俄羅斯也至關重要。蘇聯時期工業發展不平衡,重軍事工業、重工業,輕民用工業、輕工業,這毛病俄羅斯現在還沒改過來。像汽車、智能手機等重要民用產品,俄羅斯自己生產的不行。俄羅斯的電子產業更是落后,蘇聯時期在電子技術上“點錯科技樹”,資源都拿去搞真空管了,和西方差距越來越大。俄羅斯被西方制裁后,中國的汽車、手機等工業產品大量涌入俄羅斯市場,滿足了俄羅斯民眾的生產生活需求。雖說中國芯片離西方先進水平還有差距,但對比俄羅斯,已經領先不少了。
魯比奧(資料圖)
再看看國際局勢,美國在中俄關系上小動作不斷。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一方面對中國再度施加關稅制裁,3月4日起,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加征10%關稅,加上之前的10%,中國輸美商品關稅高達20%。另一方面,卻在對俄政策上做出重大調整,考慮放松對俄羅斯的制裁。路透社報道,白宮讓國務院和財政部準備可能解除對俄制裁的清單,涵蓋俄羅斯寡頭,目的是推動與俄達成關于烏克蘭危機的和平協議,同時遏制全球燃料價格上漲,減輕國內能源價格波動壓力。
此前,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還公開發言,稱必須阻止中俄兩國走向聯合,特朗普政府也被傳有聯俄抗華的想法。不過,俄羅斯在經歷美國一些“背刺”操作后,對美國的信任大打折扣。而且,美媒也指出,俄美關系本質是“暫時性的”,俄中關系才是“戰略性的”“永久性的”。俄羅斯明白,身旁搬不走的中國這個“龐大鄰居”,對自身發展意義重大,疏遠中國會帶來“致命危險”。
特朗普(資料圖)
綜合這些情況,中俄關系在多方面都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緊密態勢。普京對發展和維護好中俄關系很重視,此前還派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訪華。如今王毅外長的表態,進一步明確了中方態度。在全球局勢復雜多變的當下,中俄這種穩定、深入的合作關系,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注入了強大正能量。美國試圖干擾中俄關系的想法,恐怕難以得逞,只能眼睜睜看著中俄關系持續向好發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