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來自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消息稱,去年9月份以來,重慶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其中,重慶監管部門約談26家MCN機構,清理互聯網涉醫美有害信息25條。
據重慶市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專班負責人介紹,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期間,10個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了行業市場主體清單和重點線索臺賬,梳理了一批違法違規線索,查處了一批行政違法案件,偵破了一批刑事案件,集中曝光了一批典型違法案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研究形成了一批機制成果。目前,醫療美容行業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秩序得到明顯規范,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行業監管機制得以基本理順,理性消費觀念日益增強,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促進了醫療美容行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通過加強“證”“照”銜接,讓數據“多跑路”,運用市場主體登記、衛生行政許可審批、12315投訴舉報等大數據平臺,實行逐條比對,重慶已建立市級“清單+臺賬”數據庫。對于違法情形嚴重、投訴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等線索,作為重點,排查醫療美容機構484戶次,有照無證機構1603戶次,無照無證22戶次,生活美容機構10813戶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55戶。針對有照無證機構進行分類處置,將183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53戶注銷、64戶變更經營范圍、22戶引導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立案查處9件。
同時,重慶開展“平臺點亮”行動,對重點網絡交易平臺,進行線上行政指導,督促平臺加強信息內容審核,及時公示經營者信息。約談整改轄區重點平臺,清理互聯網涉醫美有害信息25條;約談全市26家MCN機構,督導依法開展直播營銷服務。緊盯醫美網絡亂象,對網絡交易平臺,短視頻平臺,專業醫美平臺,開展網絡交易、廣告專項監測,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規范、及時查處。
對醫美主體集中、違法線索量大的中心城區,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專項治理期間,各部門立案199件,其中刑事案件3件,川渝兩地聯合曝光違法醫美廣告典型案例4件,重慶專班專題曝光醫療美容典型案例10件。針對“黑機構”“黑醫師”“黑項目”“黑針劑”“黑設備”“黑陷阱”,深化執法聯動、強化專案攻堅,公安部門嚴查涉及行刑銜接案件,葉某某涉嫌妨害藥品管理罪案被國家專班選為首批典型案例。目前,該案經檢察機關起訴,法院判處葉某某有期徒刑8個月,處罰金3萬元。
此外,重慶印發《醫療美容行業市場準入及協同監管指引》,持續深化“證照分離”“先照后證”改革,指導“有照無證”主體,根據經營需要依法申辦行業許可;引導申請人慎重擇業,引導有照無證主體,根據經營需要申辦醫療美容行業許可,告知暫不開展醫美活動的市場主體,變更經營范圍或者注銷登記,對長期停業、失聯、不申報年報的市場主體,依法予以強制注銷和批量吊銷。將正規醫療機構的名冊上網,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避免消費陷阱。
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
原標題:
緊盯醫美網絡亂象!重慶專項治理期間約談26家MCN機構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