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期國際經貿關系波瀾再起。中國商務部3月8日公布了對加拿大相關限制性措施的反歧視調查裁定,中方決定對原產于加拿大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菜子油、油渣餅、豌豆加征100%關稅,對水產品、豬肉加征25%關稅。這一舉措成為全球首例反歧視性調查結果落地實施的案例,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事情的起因是加拿大在去年10月單方面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對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加征25%關稅。這種罔顧事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行為,嚴重干擾了正常的貿易秩序,損害了中方的合法權益。經過半年嚴謹的調查取證,中方果斷亮劍,采取反歧視措施予以回擊。
加拿大(資料圖)
中方這一決定迅速在市場上掀起波瀾。周一,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油菜籽合約價格大幅下跌,每噸較之前降低了28美元,跌幅超過6%。這僅僅是市場對中國應對加拿大關稅戰的初步反應。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作為中國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地,當地農業生產者協會主席比爾·普雷比爾斯基早就料到,中國必然會對加拿大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行為采取反制措施,而貿易中斷無疑會給當地生產商帶來沉重的經濟打擊。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也不消停。當地時間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部分關稅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4月2日之后上調。此前,特朗普政府已經實施了一系列關稅措施,對進口自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多種商品加征關稅,這引發了全球市場的動蕩。美國股市因關稅政策波動劇烈,3月10日收盤時,道指下跌幅度達2.08%,納指跌幅更是高達4%,標普500指數也下跌了2.7%,特斯拉等大型科技股股價大幅跳水。市場恐慌情緒彌漫,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憂心忡忡,高盛甚至將2025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從2.4%下調至1.7%。
美國(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各國紛紛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安大略省在3月10日開始對輸美電力征收25%關稅,加拿大候任總理卡尼也表態將維持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中國也毫不示弱,據財政部網站3月4日公告,自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商務部還宣布在世貿組織追加起訴美國再次加征10%關稅的行為。
在這種緊張的貿易局勢下,特朗普火速改口。面對國內外的壓力,尤其是國內經濟因關稅政策遭受沖擊,特朗普表示再給出1個月豁免期。這一舉動表明,美國的關稅政策并非鐵板一塊,其內部也在權衡關稅帶來的經濟和政治影響。
對于中國而言,此次對加拿大的反歧視性措施,彰顯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中國政法大學WTO研究中心主任史曉麗指出,中國運用相關工具,表明任何國家企圖通過討好美國、對中國加征額外關稅來換取美國取消對其關稅措施的行為,都將遭到中國的有力回應。而且,從此次中方加征關稅的清單來看,并未包含油菜籽和菜粕等加拿大對華出口量較大的商品,這既為雙方保留了談判的余地,也為后續可能的措施升級預留了空間。
WTO(資料圖)
但目前來看,中加貿易談判前景并不樂觀。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研究員陳鳳英認為,加拿大去年在未進行事實調查、未通過WTO與中國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行為極其惡劣。中國此次反擊是忍無可忍之舉,且加拿大此前對中方的溝通未積極回應,除非加拿大遭遇重大經濟危機,否則中加貿易談判希望渺茫。
而加拿大新領導人馬克·卡尼即將接替特魯多上臺。俄羅斯科學院美加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葉蓮娜·科姆科娃表示,加拿大為避免在與美國和墨西哥重新談判自由貿易協定時與美國起沖突,準備向美國妥協,遵循與美國商定的對華貿易政策。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加關系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總之,當前國際經貿格局因關稅問題變得錯綜復雜。中國在維護自身權益的道路上堅定前行,而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關稅政策走向,以及各國之間的博弈,都將持續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