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劉娜
必須給南京大學點個贊。
因為他們做了一件非常霸氣、甚合民心的事兒。
昨天,報考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生的一個男生,在筆試中考了專業課第一,但在剛剛舉行的復試中直接被南京大學pass了。
單看新聞標題上模棱兩可的“南京大學考研生成績第一被刷”,很多人還以為百年名校也徇私枉法。
但了解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全網都忍不住鼓掌喝彩:
“南京大學,干得漂亮!”
原來,這個報考南京大學、筆試第一的家伙,就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東南大學虐貓事件”的當事人徐某祥。
2月25日,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19級男生徐某祥,在宿舍里虐殺小貓,用腳狠狠地踩踏小貓的腦袋,把小貓虐殺得血肉模糊、尸首分離,然后把小貓的頭放到罐子里制成標本。
更要命的是,他不僅虐殺小貓,而且把虐殺過程拍成視頻,傳播到網上。
知情人爆料:
這并不是徐某祥第一次虐殺小動物,之前他就有過前科,而且他還是某個變態虐殺組織的成員。
這件事曝光后,東南大學的回應是:
“已對徐某祥進行批評教育,并讓家長對其加強管教。”
當時很多網友都不服氣:“就這?他不是3歲的孩子,而是22歲的成年人,還要家長管教,難道不是警察管教嗎?”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
虐殺動物或習慣虐殺動物的人,都有著或顯性或隱性的反社會型人格。
他們內心多是暴力殘忍的。
他們要么是天生暴力狂,要么曾被暴力嚴重傷害,因為人性欺軟怕硬的弱點,讓他魔爪伸向無辜的動物,來釋放內心的惡意。
犯罪心理學有明確的證據支撐:
暴力犯罪和虐殺動物呈現出高度相關性,強奸犯中48%的人曾有虐待動物的經歷,這個數據在殺人犯中高達60%多。
非常遺憾的是,我國法律針對虐殺非珍稀性、非保護性動物(比如家養小貓小狗,流浪的小貓小狗)的施害人,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懲戒。
這也是羅翔老師曾呼吁《反虐待動物法》出臺的原因:
人都有幽暗的一面,也都有光明的一面,把幽暗的一面關進法律的籠子里,光明的一面才會在人群中匯集成光。
法律夠不著的地方,還有道義的鐵錘。
南京大學在研究生面試中,刷掉筆試成績第一的徐某祥,并正面解釋“不錄取的原因,因為該生思想道德不達標”,真可謂替天行道、大快人心。
有傳聞說被南京大學拒了后,徐某祥準備調劑到蘭州大學。
現在,一大波網友跑到蘭州大學的各個社交平臺上留言:“學學人家南京大學,千萬別錄取虐貓的那個家伙!”
支持網友。
善惡有報,因果不虛,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學歷過濾不了人渣,那就讓網友扒掉他的學歷。
除此之外,我還想和看到這篇文的朋友,分享兩點:
★第一,相比考高分和名校,我們更該把孩子養成一個明亮的人。
南京大學,是985中的佼佼者。
考取南京大學研究生專業課第一名,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又如何?
內心陰暗、行為變態、人格暴力,最終還是被名校果斷放棄。
我想,南京大學旗幟鮮明地pass掉徐某祥,是在釋放一種信號:
相比成績,人格更重要。
因為成績只代表一個人的智商,而人格卻指向一個人的質地。
智商高的人渣,是惡魔。
質地好的凡人,是天使。
沒有必要花費心血培養惡魔,很有必要愛憎分明告慰良人: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為人父母的我們,不要只盯著孩子成績看的焦慮養育,而是用真正愛與守護,把孩子養成一個健康明媚的人。
就算孩子考不上南京大學,他也能在人生這所綜合大學里,長得沉實,活得開心。
★第二,走遠路的人,都要在心中畫條線,線上逐夢,線下不碰。
我曾采訪過一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共和國老兵。
猶記得他坐在軍干所那棵生命力頑強的香樟樹下,說過這么一段話:
“你要想得過且過,那就隨便混日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但如果你想走遠路,去遠方,那你心里必須有條線,線上的事兒,使出全部力氣把它做好,線下的事兒,摒棄一切誘惑把它拒掉。”
我想老人給我說的這條線,就是最普世的價值觀,就是最樸素的公序良俗,最基本的善惡美丑:
你尊重并敬畏這條線,線上逐夢,線下不碰,持戒而行,就得始終。
否則,人生的重大節點上,就要遭報應,就會丟福報。
如果徐某祥沒有虐貓的污點,他將是今年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生中的焦點,他未來也會有更開闊更可期的前程。
但如今,他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他之所以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是因為他心中無線,喪失底線,觸碰紅線。
人生也是江湖,每步都會算數。
走遠路的人,你要結結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一步步穩穩地走下去,就會走到福田深處。
周日安好,萬物清明。
感謝你讀到最后。
點個“贊”+“在看”,并“分享”給更多人看。
— E N 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