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vorite School
最近,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級中學黃山路分校喜訊不斷——
★5月25日,“領航杯”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在無錫舉行,芮佳文和施楠組隊在“RA科技挑戰賽”中表現卓越,榮獲了一等獎第一名;
★在剛剛結束的2024年南京市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活動現場賽中,學校兩支代表隊取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績;
★南京市初中數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成績近日揭曉,數學組杭正弘老師榮獲一等獎第一名!
Favorite School
南師附中新城黃山路分校是一所由百年名校南師附中和建鄴區教育局于2013年合作創辦的公辦初中,傳承附中文化,從創辦第一天起,堅持追求一種高品質、高品位的教育生活。僅2024年上半年,學校就取得一系列成果榮譽——
?《數字賦能初中生“自適應學習”的實踐探索》成功立項為江蘇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
?學校被評為南京市第七批“教育現代化初中”立項學校;
?數學、英語、德法、地理四個教研組通過區級推薦,已完成“第十一屆南京市普通中學先進教研組”市級答辯;
?朱文婷、楊虹霞、黃萌萌、侯駿霞四位老師被評為第十屆“建鄴區學科帶頭人”……
懷抱高遠理想,勤懇低調做事。這所剛剛進入第二個十年發展期的年輕學校,以“開新”課程建設為抓手,從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高度,從培養未來社會接班人的教育目標出發,打開視野,整合資源,依托智慧校園平臺,開拓新思路,開創新局面,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創新、科研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實現“教育就是在現實中創造未來”。
今天,跟隨記者一起走進南師附中新城黃山路分校,感受一所“讓優秀者更優秀,讓平常者不平常”學校的魅力。
揭秘“開新”課程
課程即文化傳承,課程即思維進階,課程即心靈滋養,課程即責任擔當。南師附中新城黃山路分校的“開新”課程傳承附中文化,以開明的思想、開放的胸懷、開拓的精神,不斷尋求新思路、新方法,求突破、求創新,從而獲新知,育新人;開創新局面,收獲新成果,實現新跨越。
人氣教師,善教
“開新”課程建設體系下的老師們個個善教,用自身的學養、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步入學習殿堂;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能,發揮優勢和特長,增強學習效能感;引導學生善于反思,通過多樣性的評價方式,發現學生的學習優勢;通過個性化輔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信心。
“葵志班”老班,帶著學生種了一片花田
記者晚上8:30聯系上崔樂老師時,他還沒有吃晚飯,當天學校開家長會,和一位位家長單獨交流,不知不覺就過了飯點。今年是崔樂老師工作第十一年,當班主任第六年,“真心換真心”是他所有教育行為的準則。
崔樂老師帶過的班和正在帶的班都叫“葵志班”。“我和孩子們在校園里種向日葵,植物一天天生長,每一天都不一樣,這樣的生長過程給我和孩子們很多期待、樂趣和啟示,所以,我們就把班級命名為‘葵志班’,和向日葵一樣,有著永遠向陽向光的志向。”六月中考,新城黃山路分校的初三孩子們收獲獨一份的驚喜,葵志班“花田”里的一朵朵向日葵,承載著美好祝福,陪伴大家一路前行。
崔樂現在是初一(1)班班主任,嚴厲的外表下,崔樂有著一顆柔軟細致的心,他給班級立規矩、給學生養習慣的同時 ,洞察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在關鍵時候給予他們貼心幫助。“有的孩子性格要強,某次考試成績下滑我會先和任課老師了解情況,然后幫助他們分析,淡化分數聚焦問題,讓他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有的孩子學業上不突出缺乏自信,我會留心發現他們其他的優點,當面贊揚。”
崔樂是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他長期開設《模擬小法庭》校本選修課,這學期剛剛帶學生走進建鄴法庭,現場感受法治教育。“育人比育分更重要,我希望成為青春期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中考越考越“活”,備課組長有辦法
作為初三數學備課組組長,楊巧玲老師和團隊小伙伴正迎來最忙碌的時候。進入中考復習階段,時間緊,任務重,沒有了新知學習的新鮮感,如何調動學生興趣、提高每節復習課的效率,是很多老師面臨的難題,而楊巧玲老師和她的團隊有辦法!
“這個階段,我們要幫助學生將散點知識形成體系,看到題目就會在大腦中檢索出可用知識,并且在有限時間里組合出最優解法。”新城黃山路分校初三數學備課組的老師們基于“問題鏈”式任務驅動,群策群力研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課堂,提升初三數學復習課效率。
例如,楊巧玲老師上《二次函數》專題復習課時,從一張表格說起。學生通過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而求出函數關系式;通過描點連線畫出函數圖像,由圖像解決一類二次函數的相關問題。一節課,把表、圖、式巧妙地融會貫通起來。
呼應國家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近年來,中高考評價也出現了很大變化,南京中考數學越來越多情境式題目。楊巧玲介紹,建鄴區剛剛進行的一次調研考試中,數學有一題的題目開頭就是:如何用手機拍出大長腿!
“這道題還有跨學科內容,涉及物理的成像原理,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素養。”楊巧玲說,數學教研組是個團體作戰的優秀集體,針對中高考新變化,大家一起集體備課、試講、磨課、課后研讀數據,反復觀看上課視頻,不斷優化教學活動設計,以一題一課的形式進行展開,關注學情,回歸基礎,適度拓展,讓每個孩子親近數學、愛上數學。
年輕老師的“高新課程”“閉環管理”
馬洪博老師很年輕,從教剛剛四年,卻參與開發了學校機器人、創客、木工課等多項大受學生歡迎的高新課程,入選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培育計劃。也正因為年輕,她特別理解年輕的孩子們,作為初二(3)班班主任,充分尊重這群少年的意見,與他們雙向奔赴、共同成長。
馬洪博是信息教師,她的課堂處處與生活結合,與萬物互聯的世界相連。例如,創設情境讓學生完成“把紙質作業清晰地拍下來并發給生病在家的同學”這一任務,以學習者為中心,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深入學習圖片的獲取方式、格式及類型。她在授課過程中借助平板,讓學生體會互聯網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和工具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剛做班主任的時候,馬洪博喜歡事事操心,生怕學生做不好。“其實這樣效果并不好,這個年紀的孩子們很有想法與能力,我們要尊重他們,給予機會。”現在,校運會的方陣表演、戲劇節、科技節等每一次大活動,馬洪博都將主導權交給學生,而他們總是會出色完成。“班級管理是尊重,要與學生們平等對話;是關系,源于心心相通的愛與溫暖。”
馬洪博和學生的關系特別好,她接納學生在這個年齡段表現出的問題,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巧妙引導。“有問題不回避,和孩子們充分溝通,及時解決,形成閉環,讓他們身心健康每一天。”
陽光學子,樂學!
走進新城黃山路分校,遇到的孩子們笑容洋溢、陽光自信。“開新”課程開展新課標背景下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實施的研究,培育學生跨學科學習研究意識與能力。
當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時,他們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的價值,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學習,自主管理學習,樂于學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效果,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老師的“小粉絲”,從不上培訓班
從小學到初中,王米沒有上過一天培訓班,而她的成績始終保持班級前列、年級第一梯隊。“王米現在的狀態非常好,喜歡上學,愛她的老師們,初中三年,能力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環。”王米的媽媽工作非常忙,常常一個星期天天在出差,王米的學習全部靠學校和自己。“學校老師特別負責任,王米從初一開始,就跟著老師們的節奏走,三年下來,無論是基礎還是拓展,都掌握得很好,最可貴的是,學習興趣保持得非常好,尚有很大潛力,這是我們家長最看重的。”
王米最喜歡的老師是她的班主任羅燕,她是羅老師的“粉絲”。羅老師不僅會管理班級,英語課更是充滿魅力,盡管這并不是王米最擅長的學科,但因為有了羅老師,她對英語的興趣一直非常濃厚,努力在進步。
越來越自信,初中三年突飛猛進
初中三年,彭馨悅的進步巨大,不僅體現在成績上,更體現在綜合素養和性格塑造上。
從小,彭馨悅就非常善良懂事,成績雖然不是最優異的,但也從不讓家長操心。進入新城黃山路分校后,媽媽發現彭馨悅越來越好了。“以前她的性格比較文靜,現在經過初中豐富活動的鍛煉和學校文化的熏陶,越來越活潑越來越陽光。”
心態放開后,彭馨悅越來越自信,成績也突飛猛進,從班級中等進入到班級前列,再到年級前20。班主任趙媛老師教歷史,經常會從人文和史觀的角度,引導孩子們將目光放長遠、將站位立更高,并且幫助孩子們科學安排學業,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
彭馨悅現在是班級學習委員,盡管進入中考沖刺階段,她依然很有自己的規劃,每天晚上10:30前一定可以完成作業,準時休息。
有想法的學生,在包容中充分發展
三年前選擇新城黃山路分校,趙奕喬的媽媽最看重兩點:師資好;離家近。三年后,趙奕喬的成長與發展證明了當初的選擇非常正確。
趙奕喬特別喜歡自己的班主任邵琪老師,作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老師,邵老師會發起熱點話題,讓孩子們充分探討與表達。“我們班周五課間的時候舉行了一個辯論賽,關于現在的直播帶貨,大家各種角度觀點碰撞,打開思路,每個人都收獲滿滿。”
剛進初中時,趙奕喬有一次數學成績很不理想,葛靜老師主動找她聊天,幫她分析和解決問題。如今,數學不僅是她的優勢學科,更是她最感興趣的學科之一。
“這所學校給予孩子的成長空間非常大,老師們比我們家長更懂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與特長,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和主張。”趙奕喬媽媽告訴記者,趙奕喬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孩子,如果學習上去“倒逼”“死揪”,只會起反作用。而在新城黃山路分校,趙奕喬在包容中更加弘毅堅韌,在自省中更加平和努力,在求新中更加慎思篤行,在自主中更加健康積極。
分層作業,高效!
學校開展“雙減”背景下的“善教樂學”進階式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研究,讓每個孩子都不怕寫作業,讓作業真正高效輔助教學:關注低起點,達成基礎性作業目標;關注慢變化,實現提高性作業目標;關注小綜合,完成拓展性作業目標。
記者選取了學校部分學科組設計的創新作業,一起來看!
數學:
紀錄片大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要想學得好,那么首先要喜歡它,初一數學組準備了精美的數學紀錄片大餐:《數學的故事》《概率知多少》《統計的樂趣》等,讓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奧秘,完成一篇《生活中的數學》小論文。通過自選一本小初銜接的綜合練習,量身定做,制定計劃,有序完成,學會訂正和整理錯題。
跨學科:
燈耀古金陵
初一年級、初二年級創新實施道德與法治、地理、歷史、生物跨學科項目式研學實踐活動作業(四合一)。四個教研組開展跨學科研討,從作業選題、形式、宣講、成果評價等方面精心思考,多次論證修改,最終設計了以“燈耀古金陵,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跨學科項目式研學實踐作業。
該作業倡導同學與家人在新春佳節之際,一同走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淮燈會,開展一次有底蘊、有秩序、有美食、有美景的研學實踐活動,并為本次研學實踐活動設計一份圖文并茂的《研學導覽》,過一個“親·輕”假期。
BLUESKY
讓每一位學生充分發展
站在辦學十年的新起點上,
南師附中新城黃山路分校開啟新十年篇章。
學校將繼續秉持附中“誠樸雄偉”的傳統校風,依托附中深厚的教育教學資源,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附中文化與“開新”內涵引領下,彰顯辦學特色,銳意改革,格致誠明;以質量立校,以厚德樹人;致力于培養未來社會的領跑者,努力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充分發展,讓優秀者更優秀,讓平常者不平常。
通訊員 陳泰龍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學校供圖
編輯 奔奔
南京晨報2024初小銜接、初升高資訊QQ群
已開通,歡迎加群
↓ ↓ ↓↓ ↓ ↓
2024初小銜接
2024初升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