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南都市網
江南都市報訊 趙瓊 全媒體記者李巧攝影報道:“本想做一個簡單的光子嫩膚,沒想到卻被忽悠做了一個面部吸脂手術。”南昌市民余女士近段時間煩惱不已——自從在南昌“紅谷灘簡一醫療美容門診部”(以下簡稱簡一醫美)接受面部吸脂手術后,她非但沒有感覺到院方所稱的“變美”效果,臉部還存在瘙癢、刺痛等癥狀,下頜線也出現了凹凸不平的情況。
記者調查發現,為余女士進行吸脂手術的簡一醫美系江西簡一國際醫療管理有限公司開設。目前,簡一醫美仍未向記者出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是否具備行醫手術資質,仍待有關部門核實。
反映
手術后臉部腫脹刺痛
下頜線出現凹凸不平情況
2022年12月3日,余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位于南昌市紅谷灘區閩江路上的簡一醫美,打算進行光子嫩膚。
“本來只是想改善一下皮膚,可簡一醫美一再向我推薦面部吸脂項目,稱手術后效果更好。”余女士告訴記者,簡一醫美梁院長接診后向她建議,要徹底改善面部皮膚,應選擇該院擅長的面部吸脂項目。余女士稱,梁院長再三表示“光子嫩膚效果不大”“吸脂改善程度立竿見影”后,她心動了。
“開始我還有些擔心手術安全問題,但院方反復跟我說,手術‘很安全’‘零風險’。”據余女士反映,梁院長向她保證面部吸脂手術很安全,沒有風險。考慮到吸脂手術確屬醫療美容領域的常見手術,沒有過多猶豫,余女士便花費1800元,決定接受抽脂醫美服務。
“后來我才知道,這個手術可能存在疤痕增生和面部凹凸不平的不良后果。”余女士告訴記者,術后兩個月,她發現自己面部出現腫脹、僵硬和刺痛等反應,同時下頜線還出現了凹凸不平的癥狀。感到情況不對,余女士立即聯系簡一醫美,“可前前后后共去了6次,卻沒有一個人管我”。
可御可甜 有顏有料 懲罰整蠱任你選 >>進入直播間與主播親密互動
回應
6個月內都是修復期
面部抽脂并不存在風險
2月3日,記者陪同余女士前往簡一醫美了解相關情況,張店長與梁院長接待了記者。對于余女士當前出現的情況,張店長回應:“余女士目前正處于修復期,通常需要6個月左右才能恢復。”為此,余女士很是疑惑:“之前說修復期是3個月,怎么現在又變成6個月左右了?簡一醫美到底是不是正規的整形醫院?前后說法為何不一致?”
針對余女士的疑惑,記者向院方提出查看醫院營業執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醫美執業資質以及余女士的病例本,院方拒絕稱:“管病歷本的同事還沒來,現在看不了。”自始至終,院方未向記者和余女士出示相關資質證明。
隨后,記者又向梁院長確認其是否告知余女士手術存在風險一事。梁院長回應:“她問我這個手術有沒有風險。說實話,這個手術是沒有風險的。我們說的風險,是生命風險、健康等情況;我坐診幾十年,這就是一個很小的手術;另外,要達到變美的效果,需要一個過程。”隨后,就余女士提到現在臉部出現的各種癥狀,梁院長說:“出現痛、癢等情況,是疤痕正在軟化,屬于修復期。”對于余女士提到多次來醫院沒人管的情況,張店長表示是服務上的不足,之后會加以改進。
余女士還稱,自己在手術期間做了全麻。記者詢問院方,麻醉是由誰做的?麻醉師是否具備資質?對方則以記者非衛健委工作人員為由,拒絕出示麻醉師資質證明。
據了解,簡一醫美如進行醫美診療手術,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備案并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方可開展執業活動。截至記者發稿,簡一醫美仍未就記者提出的是否具有執業資質、是否向患者進行風險告知義務等問題作出答復。
目前,本報已將相關情況向衛健部門反饋。對于此事,本報將一追到底。
提醒
選擇醫美時須“五看”
愛美人士務必擦亮眼
01看資質。正規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會在醒目位置懸掛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沒有該證的,肯定是非法醫療美容場所。
02看環境。醫療美容項目和收費應當公示,并有醫療收據(發票),醫療美容行為一般在醫療機構的美容手術室(或治療室)進行。
03看人員。進行醫療美容服務的必須是持有《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不是一般的醫生,更不是一般的美容師、理發師等。
04看流程。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會在醫療美容項目開展前充分與消費者交流微整形是否合適,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和技術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如實書寫病例文書。
05看藥械。微整形是醫療美容的一種技術。微整形注射適用的A型肉毒素是醫療用毒性藥品,包裝上有“毒”字標識;注射用的玻尿酸是醫用材料,是按照醫療器械進行審批的。進口藥品或材料必須標有中文標識。最重要的是,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勇于維權。
“3·15”線索征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的向往變得越來越容易實現,很多人紛紛走進醫療美容機構嘗試變美。但市場上部分生活美容、醫療美容機構未取得合法資質,仍開展美容診療服務。消費者不僅花了錢,還“毀了容”,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為了幫助消費者擦亮眼睛,選擇合適的美容機構,即日起,江南都市報開通“3·15”健康醫美維權熱線,幫助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
健康醫美維權內容包括生活美容超范圍經營、虛假宣傳、無證經營、強制消費、誘導消費、非法美容貸等,線索征集時間也將持續到3月底,并通過全省11個設區市聯動,助力消費者維權,共促消費公平。如果你在生活美容、醫療美容服務中遭遇上述“套路”,可與江南都市報維權記者聯系,我們將對突出問題以直播和視頻的方式予以曝光,維權熱線:13870650841。我們將本著“一受理必回復”的態度,盡最大努力為消費者解決問題。
相關標簽: